被抓傷或咬傷后,如何預防狂犬病發(fā)生?
狂犬病的常見誤區(qū)
誤區(qū)一:只有貓狗才會傳染狂犬病
狂犬病病毒在自然界的宿主主要包括犬、貓、狐貍、豺狼、蝙蝠等動物,我國多以犬、貓為主。
誤區(qū)二:被貓狗抓傷不會得狂犬病
《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工作規(guī)范(2023年版)》明確指出,以下情況均屬于狂犬病暴露,應盡早進行正確預防處置:被狂犬、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確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動物咬傷、抓傷,舔舐黏膜、破損皮膚處,或者開放性傷口、黏膜接觸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動物唾液或組織,都屬于狂犬病暴露。
誤區(qū)三:狂犬病疫苗可以晚幾天再打
被狂犬病高風險動物抓傷或咬傷后,狂犬病的預防就是“與死神搶時間”。狂犬病的潛伏期多為1-3個月,1周以內或1年以上極少。雖然晚幾天處理也可能有效,但狂犬病致死率幾乎100%,完全不該去冒這個風險。
誤區(qū)四:被咬傷后先包扎再去醫(yī)院
一旦被咬傷,如果沒有明顯的大出血,應盡量避免包扎傷口。首先需沖洗傷口,用20%的肥皂水(或者其他弱堿性清洗劑)和有一定壓力的流動清水沖洗咬傷和抓傷處至少15分鐘。徹底沖洗污物、血跡后,可用碘伏或酒精涂擦傷口周邊皮膚處。沖洗后立即前往醫(yī)院,由醫(yī)生進行專業(yè)處理。
被抓傷或咬傷后
如何預防狂犬病發(fā)生?
首先需評估動物攜帶狂犬病毒的風險:如是被狂犬、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確定是否患有狂犬病的宿主動物意外傷害,切記快速到具有資質的犬傷門診處置!
再根據(jù)接觸方式和暴露程度進行暴露風險分級及相應的處置,共分為三級:
I級暴露
接觸或者喂飼動物,或者完好的皮膚被舔舐,只清洗暴露部位。
Ⅱ級暴露
Ⅲ級暴露
注意:疫苗接種期間應避免飲酒、飲濃茶或咖啡;避免食用刺激、辛辣食物;避免劇烈運動或重體力勞動;避免應用皮質醇類激素、抗瘧藥、免疫抑制劑。
來源:陜西疾控